close

20089822855309_2   

耳朵的構造分為三大部分,聲波最先進入外耳的外聽道,然後衝擊鼓膜,使其振動。振波再透過中耳的三個聽覺小骨(槌骨、砧骨和鐙骨),進入內耳的半規管。半規管中佈滿毛細胞,聲音的振波會衝擊毛細胞,轉化成電脈衝,然後由聽覺神經傳達給大腦,而讓人聽到聲音。在這個聽覺過程中,半規管中的毛細胞扮演關鍵角色。毛細胞非常精緻敏感,過響的噪音會受毛細胞受損,形成瘢痕組織,導致聽力喪失。

聽覺受損的問題並不出在耳朵本身的結構,而是出在外來的聲音。聲音強度是以十進位的分貝指數(dB)來表示,分貝數字越高,聲音越響。一般來說,140分貝的爆炸聲,例如槍聲,會立刻使毛細胞明顯受創,但噪音對聽覺的傷害不只決定於分貝強度,而且決定於聲音持續的長度,拿90分貝的割草機噪音來說,如果持續40小時,半規管毛細胞的傷害等於一聲140分貝的槍響。再拿85分貝的噪音為例,如果持續8小時,它對聽覺的衝擊力等於持續4小時的88分貝噪音。根據聯邦職業安全與保健局的標準,75分貝以下的聲音皆屬安全,但持續8 小時的85分貝噪音就會傷害聽覺。

聽覺一旦喪失就無法恢復,而必須戴助聽器,因此,嚴加注意噪音聽覺創傷的早期徵兆,是聽覺保健的關鍵。如果在你受到噪音侵襲,使你產生嗡嗡的耳鳴,這就表示噪音的強度已經到達傷害聽覺的程度。如果噪音使你的聽力產生困難,聲音聽起來悶悶的,覺得聲音很遠,而且,這種情況連續幾小時或幾天,這表示半規管毛細胞已經嚴重受損。沒有人能在強大的噪音侵襲下倖免,如果你跟別人交談,距離只有一臂之遠,但噪音卻使你必須用喊的才能讓對方知道你在說些什麼,這種分貝強度就足以使你的聽覺受傷。

目前,罩蓋式的耳機已不流行,年輕人用的都是插在耳洞裡的耳機,這使情形益發嚴重。許多保健專家預測,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,未來因噪音聽覺創傷而失去聽覺的病例,將會大幅增加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j00238004 的頭像
    gj00238004

    國際助聽器 開啟嶄新的聽覺感受

    gj00238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